2019年11月5日下午,意大利倍耐力轮胎成型机捐赠仪式在青岛黄海橡胶集团公司举行。该机捐赠给青岛市档案馆后,将做为重要实物展件在青岛工商历史博览中心予以展出。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轮胎行业还大多采用斜交轮胎生产技术。虽然国内几个较大的轮胎企业已经开始研制生产子午线轮胎,青岛第二橡胶厂(青岛黄海橡胶集团前身)自主研发的半钢丝子午线轮胎亦已达到年产38万套的规模,但由于当年和国外技术交流较少,国内的子午线轮胎生产技术和国际顶尖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1989年,桦林第一橡胶厂和青岛第二橡胶厂开始在中国率先引进世界先进的意大利皮列里(今译倍耐力)全钢子午线轮胎生产技术,使中国的全钢子午胎生产技术得到很大的提升。

1993年10月8日,青岛第二橡胶厂3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胎生产线投产,青岛市委书记俞正声、化工部副部长谭竹洲、意大利驻华大使奥利维耶罗、意大利皮列里公司总裁吉欧塞培等领导亲临青岛第二橡胶厂参加投产典礼。
青岛第二橡胶厂对皮列里子午胎生产技术吸收消化较好,很快形成全钢子午胎一定的生产规模。通过几年的技术支持和交流,青岛第二橡胶厂的皮列里全钢子午胎生产技术开始在山东和河南多地形成较大规模的生产能力,使中国的全钢子午胎技术得到普及,目前中国全钢子午胎生产能力已经跃居世界第一。

此次捐赠的全钢子午胎成型机为意大利皮列里公司生产的TRG/B型,是青岛第二橡胶厂引进皮列里公司全钢子午胎技术的第一台原厂成型机。设备制造日期1990年,安装时间1992年,投用时间1993年。该机是青岛乃至全国的橡胶行业发展的重要实物档案,将其在青岛工商历史博览中心予以展出,无疑会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有关的橡胶工业发展历史。
捐赠仪式后,青岛市档案馆馆长姜永河、青岛市档案馆副巡视员刘旭刚等与黄海橡胶集团总经理王立宪、规划发展部部长杨义宽等进行了深入交流。青岛市档案馆对黄海橡胶集团的热心捐赠深表感谢,黄海橡胶方面简单介绍了该厂的历史。双方一致认为黄海橡胶的历史,尤其是其在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的辉煌成就,在中国橡胶工业发展史上举足轻重。双方就进一步开发利用黄海橡胶集团的档案资源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并将有关课题列入筹建中的青岛工商历史学术中心的工作计划。
|